KOL 自述:InfoFi 來了,我的流量降到了歷史低谷

2025-07-05 08:07:30

2023 年 4 月,我和一群朋友一起加入了 CT(加密推特)。

當時我們都在寫空投策略,花 1-2 小時寫一條推文,12 小時內輕松獲得 10 萬次瀏覽。我們每天都在做這件事:醒來、寫推文、發布、喫飯、睡覺,循環往復。

我想,在那段時間,我們這個小的內容創作者群體大概佔據了整個 CT 10% 左右的關注度。現在回想起來,那真是黃金時代。

就我個人而言,每月會收到 1-2 個協議方的合作邀請,他們想推廣自己的活動。但那時在乎的不是錢,而是影響力。

有一天我醒來,發現自己只有 1 萬粉絲的账號發的推文竟有 40 萬次瀏覽量,當時的想法是:「這是真的嗎?我簡直不敢相信。」

看到這么多的瀏覽量和點贊,這給我帶來的快樂比我錢包裏的數字多 100 倍(當時只有四位數,但不管怎樣,錢就是錢,而且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賺這么多)。

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 2023 年 9 月,算法發生了一些變化。與此同時,我淡出了 CT,直到 2023 年 12 月。如果你好奇原因,是因為我當時在現實生活中有一些有趣的事情要處理,所以每月最多發三條推文。

大約在 2023 年 8 月,我意識到空投這個領域不是長久之計,不適合我。我想……成為一名 DeFi 新手。

看看現在所有做空投內容的創作者,他們在哪兒?我在信息流上完全看不到他們了,比如 ardizor、CC2 等等。

2023 年 12 月,這是我 CT 生涯的新篇章。新的寫作風格,更用心的投入,新的配圖,更多的人脈,但瀏覽量卻更少了。

您可能會疑惑,瀏覽量真的更少了?沒錯,就是少了。

我开始投入比以往多得多的精力,但推文只有 2 萬次瀏覽量。好吧,有時能達到 10 萬次,但也不像現在這么糟糕。

你問現在是什么情況?

由於 InfoFi 敘事(主要是因為 Kaito)的流行,人們都在發布低質量內容。內容的整體質量大幅下降,99% 的人發帖都是因為 「X 協議將 5% 的代幣分配給了吆喝的人(yapper),我得多吆喝幾句」。

項目分配給 yapper 的獎勵越多,情況就越糟糕。

還有什么?

我覺得現在我的內容質量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,同時投入的精力也在同步增加,但瀏覽量和新增關注者數量卻降到了歷史最低。

我的整個信息流都充斥着來自 Kaito 排行榜,毫無價值可言。

我們該怎么辦?

或許在市場平淡的時候,在 Kaito 上聊聊各協議,盡量提供有價值的內容,盡可能提升內容質量,並且做到獨一無二。

祝所有內容創作者好運。這條路越來越難走,只有最強大的人才能生存和繁榮。保持專注和耐心,無論在在 CT 還是生活中。總有一天,你會得到回報。

推薦閱讀:

馬耳他的加密“快車道”:監管便利還是風險隱患?

1 億美元押注 Web3,揭祕“並購之王”華興資本的加密投資史

鄭重聲明: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,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,如有侵權行為,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,多謝。

推薦文章

波場TRON ECO聯合HTX發起“火星登天計劃”:超30萬USDT空投盛宴點燃生態熱浪,解鎖生態與CEX協作新範式

近期,波場 TRON 可謂利好不斷,先是憑借反向收購 SRM 成功登錄美股,強勢打入全球主流金融市...

星球日報
11 12小時前

空投即巔峯?數據揭示Kaito模式下的代幣“速朽”魔咒

@OdailyChina @ethanzhang_web3 新注意力經濟的記憶是短暫的。 加密領域...

星球日報
10 12小時前

起底「鑫慷嘉」,受害人的錢還能要回來嗎?

撰文:劉正要 來源:劉正要律師 引言:披着投資外衣的「新騙局」 近期,在多個社交平臺與投資交流群中...

區塊新視野
15 12小時前

專訪 Offchain Labs CEO:為什么 Robinhood 選擇了 Arbitrum?

嘉賓:Steven Goldfeder,Offchain Labs 創始人兼 CEO 主持人:La...

12 12小時前

AI+加密支付深度研報:構建智能金融時代的價值流轉引擎

一、引言:從支付工具到智能協作中樞 在Web3與人工智能(AI)兩大科技浪潮交匯的今天,加密支付正...

星球日報
11 12小時前

Etherealize研報:看漲以太坊,數字時代的新石油

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一場劃時代的變革前夜,世界各地的資產正逐步實現數字化並轉移到區塊鏈上。從半數字化...

星球日報
11 12小時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