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esupply事件回顧:黑客逍遙法外,用戶被迫填坑,安全事件演變為種族歧視醜聞

2025-07-01 00:07:23

@OdailyChina

@XiaMiPP

6 月 26 日,去中心化穩定幣協議 Resupply 旗下 wstUSR 市場被曝遭黑客攻擊,約 950 萬美元資產遭轉移。

在加密世界,這類事件並不罕見,Resupply 的被盜金額甚至不算突出,但卻引發社區爭議。特別是項目方在事後的應對措施,並未 對黑客資金進行追贓、追責、報警、懸賞,反而是先動用社區資產填坑。由此, 社區怒火愈演愈烈輿論, OneKey 創始人 Yishi 、 慢霧創始人 余弦 等一衆加密人士紛紛站出來喊話項目方, 甚至這場治理輿論已經升級至“種族歧視”。

Odaily 星球日報將從事件始末出發,梳理矛盾根源,釐清各方立場。

一、攻擊過程:從“ 1 wei 抵押”借出數百萬美元

Resupply 是圍繞 crvUSD 構建的去中心化穩定幣協議,其底層高度依賴 Curve 生態的交易池結構、利率模型與資產掛鉤邏輯。通過 crvUSD-wstUSR 等交易對吸引流動性,項目在短時間內積累起數千萬美元的鎖倉量。

從代碼使用、治理邏輯,到金庫接入方式,Resupply 看似是一座“獨立高樓”,實則深植於 Curve 與 Convex 這兩大 DeFi 基礎設施之間。 外界普遍認為其與 Convex 存在开發資源協同,甚至傳出由核心开發團隊“暗中孵化”的傳聞。

而這層關系,在事發之後成為爭議的起點。

6 月 26 日,安全公司 BlockSec 首次發現 Resupply 出現異常資金流動,初步估算損失 950 萬美元。

 

攻擊路徑隨後被拆解:攻擊者利用了 Resupply 在部署 wstUSR 金庫時的一個結構性設計失誤。具體而言,通過向 Controller 合約注入精心構造的參數,使得 exchangeRate 瞬間為零,抵押品檢測失效,從而繞過所有清算與風控機制。

僅用 1 wei 抵押,攻擊者就借出大量 reUSD,完成清洗後將資產轉為 ETH,並通過 Tornado Cash 進行混幣處理。事後統計,損失資產價值約 950 萬美元。慢霧創始人余弦表示,這是一個“利率膨脹漏洞”。

Resupply 在 6 月 28 日發布的黑客攻擊分析報告,其中指出:針對 Resupply 的 crvUSD-wstUSR 交易對的攻擊造成了約 1000 萬美元的 reUSD 壞账,但該漏洞僅存在於特定代幣交易對中,其他代幣交易對不受影響,Resupply 市場均照常運營。目前受影響代幣交對的債務限額已設置為 0 並暫停了保險池提款,需要正式的治理投票才能取消暫停。存在問題的代碼段已接受過多次安全審計,並有獨立研究人員受聘審查代碼庫,但未有報告該問題,現階段被盜資金仍在鏈上,正在監控相關情況並將採取必要措施。

漏洞本身不復雜,卻打穿了協議最核心的安全邊界。但真正的爭議,從項目方的“補救措施”开始。

二、項目方補救:治理提案變“割韭菜”?

6 月 29 日,Resupply 協議官方團隊在社區發起補救措施提案,宣稱將以社區共識的方式“快速修復協議運行”。

提案具體內容如下:

階段 1 :立即採取治理行動

保險池(IP)token 銷毀:在撰寫提案時,Resupply 協議金庫、Convex 金庫和 C 2 tP 已經支付了 2, 868, 832 枚 reUSD 後,未償壞账總額為 7, 131, 168 枚 reUSD。

該提案具體規定:

  1. 6, 000, 000 ReUSD 的壞账將通過保險池燒掉,佔保險池內 3870 萬枚 reUSD 的 15.5% 。

  2. 協議將處理持續的壞账,以減少保險池的欠款。總的來說,這比保險池最初欠下的壞账金額少了 400 萬美元。

  3. 剩余的壞账(1 , 131 , 168 美元)將通過未來收入來源的混合來償還,例如但不限於協議費用和/或潛在的 RSUP 場外銷售計劃,該計劃將在財務或治理部門的晚些時候決定。

IP 提款期:

  • 官方正在盡一切努力縮短保險池中用戶資金的強制鎖定期限。為此將更新 Resupply 的投票者對該提案的投票時間縮短至 3 天。

  • 通過利用更短的投票窗口,DAO 可以對該提案迅速做出鏈上決定,以便為存款人造福,並在最初的 7 天 IP 冷卻期內達成最終解決方案。

  • DAO 可以選擇在本提案結束後將常規投票期延長至 7 天,或者探索其他選項,例如標准投票和緊急投票的不同投票時間。

階段 2 :保險池保留計劃

  • 概述:IP 保留計劃適用於在本提案執行時是保險池存款人,並在上文第 1 階段被削減的用戶。它並不是為了抵消削減,盡管它可能這樣做,也可能不這樣做;相反,它旨在通過額外的流式 RSUP 代幣來激勵在削減後留在保險池中。選擇加入是默認選項,但用戶如果決定不參與,可以隨時退出。

  • 選擇退出將把額外流入的 RSUP 份額分配給剩余的份額。該方案需要部署合約,一旦合約得到審查和部署,將在稍後日期頒布。

  • 項目收入來源:將為保留計劃創建一個專用的 RSUP 釋放接收器。

如果通過,該提案承諾 DAO 將在 52 周內向接收方分配總計 250 萬。

以上提案核心,可以解讀為:

  • 動用保險池中 600 萬枚 reUSD 進行燒毀以對衝壞账

  • 剩余 113 萬美元壞账由未來協議收入償還

  • 對留在保險池的用戶發放流式 RSUP 獎勵以穩定信心

  • 暫停提款通道,壓縮投票周期,加快治理通過

提案表面上是一次迅速的“社區協同”,但社區普遍將其視作“未經協商的用戶买單機制”。

保險池本是用於應對市場波動,而非項目部署漏洞;而提案中對黑客資金的追贓、追責、報警、懸賞,統統缺席。項目方的第一反應,是先動用社區資產填坑,而非查清漏洞責任。

治理,成了一場“轉移責任”的工具。

三、社區怒火:受害者,還是冤大頭?

攻擊發生後,Resupply 的 Discord 群組迅速炸鍋。之後在部分大額 LP 提出“保險池為何為技術失誤买單”時,甚至被管理員踢出或禁言。

用戶的不滿集中在三個層面:

  • 制度層面 :協議文檔並未明確說明保險池需對开發失誤兜底,而項目方卻在事後單方面調整用途

  • 治理層面 :治理提案在倉促之間推進,用戶未獲得足夠參與與討論的空間

  • 情感層面 :攻擊發生後,項目方表現出的不是同理心與擔當,而是控制風險、控制輿論、控制情緒

比如, 6 月 27 日,OneKey 創始人 Yishi 首次公开發聲,要求 Curve 為每一位投資者提供公平解決方案,歸還因項目方嚴重技術失誤而造成的用戶資金損失。

他透露,自己為 Resupply 三大投資者之一,損失高達數百萬美元。他認為攻擊源於 ERC 4626 金庫部署時未銷毀初始份額的“結構性錯誤”,攻擊者幾乎可零成本無限鑄造份額抽幹金庫。

他還直指項目方不但試圖將損失轉嫁至保險池用戶,還在 Discord 群內封禁合理質疑者。他表示 Curve、Convex、Yearn 均曾在技術、治理或資源上支持過 Resupply,事後不應輕描淡寫地“撇清關系”。

社區成員 @ 2233 3D 發視頻控訴 Resupply 團隊種種失職行為,主要包括在由於合約內部低級錯誤導致的黑客事件發生後,採取綏靖政策,不暫停不報警不懸賞,在 Discord 踢人捂嘴,並聲稱應當由本用於抵御市場波動風險的保險池用戶承擔損失。

慢霧創始人 余弦 補充表示:“項目方是已知史上第一個不喊話、不表態給賞金的。我如果是這個攻擊者,我也會一臉懵。項目方怎么還不表態,我到底是當個黑帽黑客還是白帽?”

甚至這場治理輿論已經升級至“種族歧視”。6 月 28 日,OneKey 創始人 Yishi 發文稱,其在與項目成員溝通中遭遇了明顯的種族歧視詞匯“chixx choxx”,這引發了極大的公衆憤怒。該詞被廣泛認為是對華人群體的侮辱性表述,不少業內人士第一時間發起 Slash 行動聲援 Yishi,強調“種族歧視在任何語境下都不容寬恕”。

Curve 創始人 Michael 欲起訴:不是圍觀者,而是受害者?

Yishi 在 6 月 28 日的推文中稱,Michael 表示要起訴他,指控他污蔑 Curve 的名聲,並對此表達了不滿,稱“老實人活該被欺負”。

Michael 的支持者 @HaowiWang 公开發文回應稱,這已不再是“誰對誰錯”的爭論,而是一次對 Curve 品牌系統性信任的攻擊。他列舉了 Yishi 的五大“罪狀”:

1. 惡意誹謗與事實捏造: Yishi 多次在社群、推特中將 Resupply 事件歸因於 Curve,暗示其有實際控制責任,誤導公衆;

2. 商譽損害: Yishi 作為公衆人物,直接或間接點名 Curve,使項目在中文社區內遭遇信任危機;

3. 有組織地操縱 KOC 傳播錯誤信息: 其可調動 OneKey 生態內的大量 KOC/KOL,引導輿論構建“Curve 共犯”的敘事;

4. 施壓兜底意圖明顯: 通過“Curve 是最大受益者”“不回應就是默認”營造道德壓力,意圖讓 Curve 為損失兜底;

5. 證據鏈完整: 推文、截圖、群聊記錄、轉發網絡鏈條等,已構成起訴所需最低門檻。

29 日,OneKey 官方發布聲明澄清,從未以任何形式唆使、組織或操控任何 KOL 或用戶,對 Curve 或任何項目發起輿論攻擊。針對當前社交平臺上個別人散布的惡意指控與不實言論,OneKey 將依法追責,絕不姑息。此外,創始人 Yishi 先生完全以個人身份參與投資,屬於其個人行為,OneKey 官方的任何資源都未參與該項目。同時,OneKey 所有產品均為开源設計、無後門,已通過 SlowMist 等專業安全團隊充分審計。

30 日,OneKey 創始人 Yishi 發布被 Curve Finance 拉黑的截圖並配文“畢業了”。

結語:危機之後,剩下的不是協議,而是裂痕

Resupply 事件,從一場黑客攻擊开始,最終演變為圍繞治理責任、社群溝通、種族歧視與品牌操守的全面危機。

這不是 DeFi 第一次遭遇攻擊,也不會是最後一次。但它或許是第一次,在沒有黑客回應、沒有項目方道歉的背景下,社區被推上了“損失承擔者”的位置。

在 DeFi 世界裏,信任的基礎不在白皮書裏,也不在審計報告裏,而在項目方“出事之後的第一反應”。 治理提案或許能修復協議,但修復不了撕裂的社群。協議還在運行,但信任走了,就不會回來。

鄭重聲明: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,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,如有侵權行為,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,多謝。

推薦文章

波場TRON ECO聯合HTX發起“火星登天計劃”:超30萬USDT空投盛宴點燃生態熱浪,解鎖生態與CEX協作新範式

近期,波場 TRON 可謂利好不斷,先是憑借反向收購 SRM 成功登錄美股,強勢打入全球主流金融市...

星球日報
11 10小時前

空投即巔峯?數據揭示Kaito模式下的代幣“速朽”魔咒

@OdailyChina @ethanzhang_web3 新注意力經濟的記憶是短暫的。 加密領域...

星球日報
10 10小時前

起底「鑫慷嘉」,受害人的錢還能要回來嗎?

撰文:劉正要 來源:劉正要律師 引言:披着投資外衣的「新騙局」 近期,在多個社交平臺與投資交流群中...

區塊新視野
15 10小時前

專訪 Offchain Labs CEO:為什么 Robinhood 選擇了 Arbitrum?

嘉賓:Steven Goldfeder,Offchain Labs 創始人兼 CEO 主持人:La...

12 10小時前

AI+加密支付深度研報:構建智能金融時代的價值流轉引擎

一、引言:從支付工具到智能協作中樞 在Web3與人工智能(AI)兩大科技浪潮交匯的今天,加密支付正...

星球日報
11 10小時前

Etherealize研報:看漲以太坊,數字時代的新石油

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一場劃時代的變革前夜,世界各地的資產正逐步實現數字化並轉移到區塊鏈上。從半數字化...

星球日報
11 10小時前